法國的第三十九天(11/5/09)

OLYMPUS DIGITAL CAMERA

11/5/09(星期一)晴— 法國城市尼斯(Nice)的第三天

昨天看了夏卡爾美術館後,今天的計劃是到訪也是在山上的馬蒂思美術館。這次很清楚如何坐巴士到美術館了。故此早上靈修完之後就出去等巴士上山,然後步行數分鐘就見到深土黃色,帶有一點紅的馬蒂斯美術館了。這美術館原是17世紀館邸改建而成的,周圍都種滿了樹,在萬綠帶一點紅,真的很突出。

 

 

 

 

 

 

 

 

 

尼斯馬諦斯美術館外一角

 

 

 

 

 

 

 

 

 

 

尼斯街頭一角

這裏是馬蒂斯的畫室,在這裏陳列了他的素描、繪畫和一些遺物……等。當然最出名、最經典的作品在這裏的並不多,因為那些作品都分佈在其他藝術館了。但在這些展品當中,你會看到一些在畫中經常見到的齒科類植物、或一些椅子等;你也會看到他的素描,有仔細的,有簡潔的速寫;你也會看到他同一物品的不同畫法或賞試;更有一些剪紙的作品。從這些真跡當中。你會看到和影印品不同的質感、筆觸,尤其是剪紙部份,我在書上看的畫面是平滑的,但實際上卻是畫面是有很多同色系的紙塊貼在上面呢!看來好像是補上去的,實際卻是馬蒂斯刻意在人物的關節或某些部份營造立體感的,真的不看真跡是看不出來的。

在這逗留的時間雖然不長,也不能拍照,但卻是免費的。不錯!之後沿著巴士路線下山,可惜因為要拍照,結果走了另一條路,最後唯有坐車到17號巴士站,再坐車到火車站,打算到現代美術館去的,但卻在路途中看到一座頗現代感的建築物,心中正猜想到底是什麽來的呢?很像藝術館……就看到指示牌寫著現代美術館,於是我立即下車,步行到建築物前,可惜今天休息,唯有改天再來。

 

 

 

 

現代藝術館前

 

 

 

 

 

 

 

 

馬薩拿廣場(Place Massena)是尼斯最著名的廣場。

既然來到這裏,又有時間,又很近尼斯聞名的天使彎海灘,就決定走去看看。我沿著英格蘭散步大道(Promenade des Anglais)走,只見很多人都已在石灘上曬太陽或釣魚或看書,而實際上游泳的則不多;同時在英格蘭大道上也擺滿了很多椅子,很多不在意時間的或是想看裸女的都坐在椅子上,看藍藍的大海,看穿著性感的美女,也是這裏的特色呀!同時這裏和我所住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不同,這裏明顯是渡假的氣氛比較濃,周圍都是遊人,也處處顯出一片悠閒氣氛;而建築物也比火車站那區的來得新穎和光鮮,而路旁也種滿了棕櫚樹,很有地中海氣息;我所住的是體會法國庶民的另一面。

 

 

 

 

 

 

 

 

 

 

 

 

 

 

 

 

 

 

 

 

 

 

 

 

 

 

 

 

 

 

 

 

 

 

 

 

 

 

 

 

 

 

 

 

 

 

 

 

 

上圖所見為尼斯天使灣海灘一角

晚上來了四個女孩,其中一個來自波蘭的女孩英文比較好,於是就和我談話,大家都離不開粉紅女仕,同時彼此都覺得法國人的想法真的很奇怪,為何這樣的屋子也有人住,偏偏彼此都是其中一個,而我更住的久一點。後來想通了,這種住房,真的可真正的體驗法國不為人知的一面,尤其是尼斯,和我以往所住的真的完全不同。這才是真正的體驗旅遊呀!最重要的是這粉紅女仕都頗守信諾:我表示過我所住的小房間一定要女孩才能住的,她真的每一次都作出此安排或是未能安排的也先詢問我一下,若我反對,她也只好再想辦法。這就是尊重。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