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4(日)晴
古巴比香港慢13小時,昨晚入住時都因燈光有些昏黃,對周遭的環境有些模糊。經過一晚的充足休息,起來後就準備享用旅館提供的早餐(@usd5)。我們雖是每人一份簡單的早餐,且有限供應,但主人都樂意滿足我們的要求,如蛋的數量或弄法,麪包和水果的添增等。
我們下榻的酒店位於舊城區,當我們準備出外遊覽時,就先向酒店老板查詢一下有關一些我們在網上物色了的餐廳位置後,就把有關需用的資料下載下來,因為我們出外遊玩一直都沒有購買任何的上網的服務。
下榻的酒店
我們出去遊覽時已差不多是上午11時了。我們走過有些骯髒的大街小巷,見到街上行人走動的不多……我們轉個頭就走到夏灣拿的舊城區(現時夏灣拿市區可分為舊城區、中央區和新城區)。原來我們的酒店與景點區這麼近的,這裏的環境與我們先前走過的大街小巷很不同,我們在鋪滿鵝卵石的街道走着,發現這裏的建築物都頗新簇,也充滿色彩。走出這些建築物,眼前煥然一亮,映入眼簾是一座充滿標誌性的大教堂,環繞着大教堂四圍的建築羣形成一個大廣場,在遊人不多的情況下,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整組建築群就顯得充滿氣勢。但當中的拱形迴廊在光影的配搭下綽綽影影的,是拍照的好地方,也是夏灣拿的地標。最重要的是散客的遊人真的很不多,而旅行團的都是屬於小型的(十多人那種),所以你不用擔心會「人滿為患」而拍不到照片。不過我們並不打算進入教堂參觀,故不太清楚內部的裝潢如何,反而喜歡在迴廊中、在建築群中漫步、發現,見到穿戴傳統服飾的女子或站在樹蔭下、或是口裏抽着大雪茄坐在迴廊中,讓遊人拍照以賺取小費,我們並不太主動的打擾他們,只能不經意的觀賞、聆聽古巴音樂也很有趣。
夏灣拿的舊城區一隅
夏灣拿的舊城區一隅
這組以大教堂為主的建築群,是來自16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所留下的,且保存得很完整,因此在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廣場上的夏灣拿主教座堂,從網上的資料顯示:她建於1748年,巴洛克風格,但她與其他教堂不同的地是她左右兩邊的雙塔,一寬一窄的不對襯設計,是很少見的。教堂外牆以經典的巴洛克式設計,順滑的曲綫和壁柱、圓拱窗、兩旁是非對稱的鐘樓,搭配精緻而簡潔的雕飾,充分表現出教堂莊嚴的氣勢。
我們環繞着建築群蹓躂,發現這裏豎立了很多不同的雕像,除了一些名人的的雕像外,更有一些當代雕塑:那組以銅打造的兩人交談的造型,部份更鏤空了,製造了虛虛實實的效果,與周遭的傳統建築群非常融合,這是我對古巴的第一日的印象─古巴竟然充滿藝術感的,果然很受西班牙影響。
航海博物館
其實夏灣拿在1515年西班牙殖民時代下建立,及後古巴經過美西戰爭的洗禮,在美國的協助下脫離西班牙的統治,在1902年表面上取得獨立,其實變相是由美國扶持的政府,最終為卡斯特羅和哲古華拉的反政府革命起義埋下伏綫,導致美古斷絕邦交和貿易往來達50多年,也使古巴至今籠罩着50、60年代的歲月情懷。
天氣很熱,我們在烈日之下行走,不一會兒已滿頭大汗。於是避熱的來到一座城堡上,除了見到很多座大炮外,還見到很多當代雕像。越過吊橋走進城堡後,一座航海博物館矗立眼前。當中展列了許多船隻模型,還有不少取自沉船並加以修復的文物。不過我們只是來避炎炎的烈日,並沒有付費進內參觀。不過聽講這座堡壘是全美洲數一數二古老的城堡,當中有許多歷史悠久的西班牙大炮和有趣的軍事用品。城堡建於 16 世紀,雄偉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大家若有興趣可以進內深入了解。
馬堤大道 (Paseo de Martí)一帶
我們原是打算在這裏附近找吃的,後來決定再走遠一點,起碼不會那麼貴┌試試充滿遊客評分很高的RUN RUN食店。於是離開遊客區,走過充滿特色的小店、小市集、大街小巷,看來有目的又是漫無目的走到國會大廈一帶,我們坐在國會大廈對面大商場外的迴廊旁休息一會兒,並吃一些乾糧充飢。因為這個大商場大多都是沒有燈光,所售賣的物品都是舊東西(對我們來説),且貨量有限,令人感到大而無當。趁她們休息之餘,我自行在烈日多走一步,看看還有些什麼景點,與她們匯合後再走。這棟國會大廈是哈瓦那 (Havana) 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來到這裡,您可以追隨歷屆總統的腳步,欣賞紀念碑式的建築正面,還可以一探富麗堂皇的內部裝潢。不過我們都是沒有進去。
這國會大廈 (El Capitolio/National Capitol Building) 不僅是哈瓦那的地標建築,也是國會的權力象徵。為了興建這座美麗的建築,當時動員了超過 5,000 名工人並耗時 3 年多才完工。您可以在此欣賞聲譽卓著的藝術家作品,也可以追尋歷屆總統與政府官員的腳步,漫步其中。古巴國會大廈於 1926 年興建,直到 1959 年以前都是該國政府的所在地;這棟建築的穹頂與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的美國國會大廈 (United States Capitol) 的極其相似。建築頂端裝點著《墨丘利》(Mercury) 的雕像;他是羅馬神話中的使神,不過這是仿造 16 世紀時詹波隆那 (Giambologna) 所作著名雕塑的複製品。我們今日所見的國會大廈很簇新,似乎被修繕過。可是遊人都是零丁數個,是否因為太熱的緣故呢!
馬堤大道 (Paseo de Martí)一帶
古巴國會大廈坐落於中哈瓦那 (Central Havana) 地區馬堤大道 (Paseo de Martí) 的南端,鄰近的景點包括哈瓦那大劇院 (Gran Teatro de la Habana) 以及熙來攘往的中國城 (Chinatown) 區。我們沿着馬堤大道 (Paseo de Martí)走,在國會大廈旁見到一座美倫美奐的典雅建築物,外牆是無數精雕細琢的雲石雕像,一眼看不完,四角各有四座塔樓,塔樓頂上各有一個展翅飛翔的小天使青銅雕像, 分別代表慈悲、教育、音樂及戲劇,她是聞名的大劇院。原來聽説芭蕾舞北半球佼佼者首推俄羅斯,古巴芭蕾水準稱霸南半球, 無人不知的芭蕾名伶Alicia Alonso成名於此大劇院。她是古巴的國寶級人物,一九六一年至二○○四年四度訪華,中國領導人由毛澤東到習近平都親自接見她, 欣賞其舞技。她本身是芭蕾舞界一個當之無愧的傳奇:十九歲患上眼疾幾乎失明,卻憑着驚人的毅力登上舞臺,半盲的狀態下在舞台上跳了六十多年!古巴政府把國家大劇院改以她命名,稱為Gran Teatro de la Habana Alicia Alonso,極盡哀榮。難怪大劇院外面有一座舞者雕塑,也有很多粉紅色系列的老爺車停泊在一旁,讓人隨意拍照或乘座,一小時40美元以上,當然可以砍價至30美元。但因為烈日當空,坐這些無篷老爺車參觀這個城市,似乎有些找罪受。我們放在行程中,找機會會坐一下。從這兩幢被刻意修護和保養的情形看來,還有高級酒店,應是高尚區吧!2016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成為自1928年以來第一位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在夏灣拿發表講話,地點就是這個大劇院。
我們走往前走,經過一座很有藝術特色的現代建築物,應是藝術館吧!心想:如果再回到夏灣拿的話,必定會來這裏一趟。幾經查詢,終於找到我們想光顧的RUN RUN食店。這個賣點是現場現唱,還有海鮮可吃。我們坐下點餐,慰勞一下自己。
夏灣拿的黃昏
吃完後還走到附近的小巷買了很受當地人喜歡的雪糕來吃,然後步行回酒店休息。黃昏時,到附近吃簡單的晚餐,然後和鈴三人一起步行到El Malecon濱海大道散步消吃。沿著濱海大道從舊城區散步到新城區,建築物的變化非常明顯。El Malecon濱海大道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一條道路,全長8公里。海濱大道開始修建於1901年,當時古巴處於美國佔領期。修建這條道路的目的是防禦來自海上的侵略者。我們在晚風吃拂下來到濱海大道旁的海堤,有一座盤膝而坐的金屬雕塑,遠遠看去誤以為是騰空的武士呢!正是夕照,看着有些變幻的夕陽,吹着海風,聽着海浪聲、人聲,遠眺對岸的Morro Castle,都很愜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