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克、波、黑、阿)之旅20/7-19/8/23-21

9/8/2023(三)晴

休息完一晚後,吃完早餐就出去找兑換店兑換當地錢(Lek)。我們來到昨晚的廣場走走,被我們找到一間兑換店,於是立即去換錢,以備在阿爾巴尼亞的旅程中使用。有錢在身,見到市集有售賣核桃,我們見到那位老板徒手就剝開堅硬的合桃殼,令我們很驚訝,於是上前了解及要求示範一下……結果我們就買了一些核桃回去當零嘴吃。

然後我們沿着小路走到大路,想找一間網上有些口碑的旅行社包車到我們下一個目的地,看看是否劃算。可是我們找了很久和詢問了很多人都找不到,大家都表示是某個方向和位置,偏偏就是找不到。當我進入一間旅行社拿出地址,打算問位置時,把頭一轉就見到我們要找的旅行社。原來真是在附近。

在地拉那的午餐一角

我們立即走過去按門鐘,開門的是一位男仕,當我們向他表示來意後,他就脅帶我們到一間房中向我們介紹有關行程資料和價錢,並請我們飲茶。由於需時整理資料,稍後才能給我們一個確實的價錢。之後對方帶我們參觀和介紹他所種植的植物。

由於已到午飯時間,天氣又有些熱,於是我們就走去找吃的。最後來到一間地道吃烤羊串的攤子坐下,雖是坐在外面,沒有空調,但我們都很享受這地道的烤羊、本地食物和啤酒,味道很好,價錢也很便宜,很受本地和遊客歡迎。在享用食物期間,那旅行社sent了一些行程和價錢過來,與我們心目中的價錢有很大出入,最後決定自己叫車,一站站玩下去。

吃完後我們往酒店方向走,先回酒店休息和放下一些物品,稍後再出去閒逛市內。

我們於4點左右再出去,Ann和鈴表示不跟我們出去,那我和繆又自行出去市內觀光。我們隨意走走的就來到一個開闊的廣場,咦!這似乎是地拉那出名的一個地方吧!後來才知道這個廣場是斯坎德培廣場Skanderbeg Square,是阿爾巴尼亞首都蒂拉娜市中心的重要地標之一。廣場命名於 1968 年,以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斯坎德培紀念碑在廣場中央。而在斯坎德培廣場Skanderbeg Square範圍附近有蒂拉娜國際大酒店、文化宮,阿爾巴尼亞國家歌劇院和國家歌劇院國家歌劇院、國家圖書館、國家銀行、Ethem Bey清真寺、鐘樓、市政廳 Ministry、運輸及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部、農業部、經濟部、能源部以及國家歷史博物館等,非常集中。不過我們並未進去參觀,一是時間不容許,二是沒有興趣。

地拉那市內

我們由斯坎德培廣場Skanderbeg Square再往前一直走,不知不覺的來到一個公園甚或是張貼德蘭修女相片的一個廣場。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德修女是來自阿爾巴尼亞的,難怪有她命名的紀念廣場。

看看時間不多了,不能再往前了,於是我們掉頭往回走,見到一個白色的金字塔,且有很多往上爬。在這市區怎會有這個精心設計的金字塔呢?抱著好奇的心態隨着人群一層層爬上窺探一下玻璃幕門裏是什麼來的。發現金字塔裏有不同的設計的房間,且顏色鮮艷。原來這座奇異的「金字塔」是當年霍查時期,霍查的女兒設計建造的,當時被用作紀念霍查的博物館。這座佔地11,835平方米的金字塔過往曾作為紀念Enver Hoxha的博物館而建造,亦在戰爭期間作為北約的臨時基地,對於當地人來說,金字塔是戰勝政權的象徵,亦相當親民,年輕人會到此聚會或塗鴉,經常會夜闖從高處斜坡上滑下來玩樂。久而久之金字塔的結構日益惡化需要修複或重建。MVRDV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座人民的紀念碑,而非選擇拆除,具有挑戰性的部分是在建築與周圍環境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利用樹木和其他綠色植物為這個開放空間增新的外觀,周遭會創建一個由教室、工作室、咖啡館和餐館組成的村落,建築為盒子狀,為青少年提供軟件、機械人、動畫、音樂和電影等新技術的免費課後教育,大部分結構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對外開放。為了貫徹可持續發展目標,本來堅固水泥外觀並非浪費地拆除,而是根據循環經濟原則進行調整,例如使用最初裝飾立面的石磚作為水泥中的材料。金字塔的改造展示了一座舊建築如何適應新時代,同時保留其複雜的歷史,野獸派建築是一個再生利用的理想選擇。

地拉那市內

我們來到時,金字塔不開放,我們就爬到頂樓去,剛好可以遠眺地拉那的城市景觀,在夕陽和夏風吹拂下很是舒服。根據資料顯示:在大樓前面,還有一座「和平鍾」,這座鐘是為了紀念90年代末發生的一場大騷亂。可惜我們那時未沒有留意,故沒有拍照。

再往回走又見到一個大型的白色雕塑,像是由白色的十字架組合而成的,屹立在某一新穎的建築物前,並有一介紹展品向途人説明設計的目的。這一天的市內觀光讓我對阿爾巴尼亞這回教國家的觀感有些改觀:充滿現代感,且充滿發展潛力和空間。

地拉那市內

最後我們走回斯坎德培廣場Skanderbeg Square,再見到一個像蒙古包的建設物,是獨裁狂人霍查留下的地堡Bunk’Art)—— 由於與世界各國交惡,霍查在阿爾巴尼亞全境蓋了超過 750,000 座地下掩體,其中部分掩體甚至能抵擋核彈攻擊。這些地堡從未真正被使用,直到新時代的政府挑了兩座改建為博物館。其中城郊的地堡 1 Bunk’Art 1)主要展示阿爾巴尼亞共產歷史的沿革;市中心的地堡 2Bunk’Art 2)則更聚焦於獨裁政權對人民的控制與迫害。我們因時間關係並沒有進去參觀,直接回去酒店。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