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到後的第二天都是下雨,故去哪裏也濕漉漉的,而天氣也顯得特別涼,故我們要把外套拿出來穿才免著涼。但我們明天要去威尼斯,故今天一定要把米蘭逛逛,故今天我們在雨中逛米蘭,所以有些狼狽和興致並不高,而大多都是室內逛,一是避雨,二是比較暖和一點。



米蘭街頭一角
之後我們就到米蘭最重要的藝術中心—布雷拉美術館(Pinacoteca di Brera)去。這美術館收藏豐富的意大利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格作品以及一些20世紀的意大利現代藝術。建築本身原為13世紀的布雷拉聖母教堂,於1766在此設立布雷拉美術學院,並開始收藏藝術品。後來拿破倫統治米蘭時,認為米蘭是與巴黎等同地位的歐洲大城市,本身應該要有自己的藝術收藏館,因此,將它改為美術館。美術館中庭有卡諾瓦的拿破倫雕像,藝術展覽則都放2樓,依時間順序展覽,共分為38間展覽室,看完館內的所有展覽,對意大利藝術發展有一完整的了解。館內的15-20世紀意大利藝術收藏相當豐富,其中有曼帖那(Mantegna)的《哀悼死去的耶穌》(Christo Morto)(第6室);拉斐爾的《聖母瑪利亞的婚禮》(Sposalizio della Vergine)(第29室);魯本斯、林布蘭(第31室)以及近年來市民捐贈的現代藝術,像是畢卡索的作品等。可惜都是不能拍照的。
之後我們打算進去展出未來主義與抽象藝術作品的王宮(Palazzo Reale)去,這座於1138年一直都是米蘭的市政廳,後轉為米蘭統治家族的居所。於1984年,2樓部分改為市立當代藝術博物館類(Civico Museo d’ Arte Contemporana’CIMAC),館內有許多意大利未來主義及抽象藝術品,像是著名的Giacomo Balla、Umberto Boccioni、Carlo Carra等。可惜的是這些美術作品也與我們緣慳一面,因為剛好是維修中,不對外開放。
我們只好作罷,並繼續隨意逛逛時,剛好天氣轉晴,太陽又出現了。我們沒有目的地的逛呀逛,又碰到當地有婚禮於某一教堂舉行,而他們也有撒米的習俗(向一對新人撒白米),我以為中國才會有的呢!原來習俗的東西東西方都大同小異,目的都是圖個吉祥而已。
上圖為某一教堂所攝
又是煮飯樂時間了。
Leave a Reply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