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第十九天(9/9/2008)

9/9/08星期二(晴) 米蘭的第三天

由於我們寧願賠錢也要搬的前提下,就算那老闆黑臉,我們也不理,爭取最後可以上網的機會和朋友發放消息:一是告知我們已找到三人房的房間;二是告知接應她的地點,著她到時,send massage告知,我們就可以隨時出去接她了。

之後就收拾好行李,步行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到新旅館那裏。由於只是半個小時左右,故收拾時則有些隨意,也因此使我走路時有些辛苦,薇薇索性在路途上停下來,重新整理後才再出發。

 

 

 

新入住的旅館是有電梯的,故我們這次不用背負著重重的行李步上樓梯就可省回我們的力氣了!

安頓妥當後,就出去逛逛聞名的米蘭大教堂一帶。當我們一步出地鐵站,就被人攔截住,並表示送我們幸運手繩,我們知道這是要付款的,所以我們最初表示我們不需要,也沒有錢;但對方仍堅持是不用付款的,只是送給我們的;於是我們竟然相信他們真的送給我們的,就把手伸出,他們也立即也把繩套在我們的手上,並立即打了死結;之後,他們就叫我們付款了,我們仍堅稱沒有錢;但他們則要求我們把身上的東西送給他們;我當時已經有些惱怒了,也有些怯;可是仍不怕死地回應:是你們要自己送給我的,為何要我們付款?對方見我們這麽堅持,也只好作罷!轉去找另外一個「日本水魚」。

之後我們就打算在這聞名的歌德體的大教堂前拍照的,因為有些白鴒在飛;這時有個阿叔向我們兜售白鴒飼料,經過第一次的經驗,我們都即時表示不用,那阿叔又強硬的把飼料塞到我們手裏,都是表示不用錢的;當白鴒一見到我們手上的飼料,就往我們這邊飛,喙吃我們手上的食物,這種陣勢把我嚇了一跳;只有薇薇仍保持儀態。勁!

 

 

 

 

 

 

 

 

 

我們拍完照後,對方也打算向我們拿取金錢,我們表示是他強塞給我們的,不應付款;那阿叔有些惱怒的向我們,但我們都是堅持不付,那阿叔也只好去找另一「水魚」了。

然後我們就信步住內參觀教堂,映入眼簾的是色彩繽紛的巨大彩繪玻璃窗。米蘭大教堂為世界第三大教堂(次於聖彼得大教堂及西班牙的塞維爾大教堂),始建於1386年,直玉十九世紀才全部完成教堂外貎。教堂呈十字型架構,外部長達157米,寬92米。共有135座尖塔,92個怪獸造型的出水口,並以3159尊聖人與使徒雕像裝飾而成。最高的尖塔為鍍有3900片金片的聖母瑪利亞雕像,高達108.5米。教堂正面由拿破崙下令完工,三角形的白色大理石牆,在尖塔的引領下,營造出就像要衝向天國般的氣勢。在我學習美術時,老師曾提及哥德式的教堂總讓人覺得能觸抵天堂,與神有近距離的接觸。而教堂裏的大片彩繪玻璃,都繪畫了不同的聖經故事,不但有精彩的藝術價值,同時也達到傳教的目的。

 

 

 

 

 

 

 

 

 

 

 

 

 

 

 

 

 

 

 

 

上圖為米蘭大教堂裏外一景

經過這些插曲後,我們就在米蘭大教堂一帶逛逛:我們穿過教堂旁的名店區(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II為這名店商場),經過達文西的雕像,坐下吃一些東西後才再出發。這附近也有一座啟用於1778年,並因二世大戰被戰火幾乎全毁後重新修建的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物—史卡拉歌劇院。她為全球最重要的歌劇院。

 

 

 

 

 

 

 

 

 

休息足夠後,我們就用「11」路車,走呀走的,經過大街小巷,一路走到存放達文西的名作—《最後的晚餐》所存放的教堂—感恩聖母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這教堂位於米蘭中心一處幽靜的區域,建於1466-1490年,原為倫巴第倫德式風格,後來又將殿改為經典的文藝復興風格。改為經可惜,我們不能及時預約,暫時不能進內參觀。我們只好失望的離去。

 

 

 

 

 

 

 

 

 

 

 

 

 

 

 

 

 

 

 

上圖為米蘭的街頭一角及存放《最後晚餐》的感恩聖母教堂

那我們惟有再去另一博物館—達文西科技博物館(Museo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ologia Leonardo da Vinci)。這科技博物館由16世紀修道院改成,並依達文西的設計手稿,打造出他所發明的各種機械模型,句括他突發奇想讓人飛上天空的飛行器、投石器、水鐘等。可惜也是在維修和整理,要到11月才再開放!我們只有悻悻然的離開。

及達文西的博物館,可惜緣慳一面,只能拍照以作記錄了。

走到最後,雙腳有些酸軟,於是就坐附近休息一下,才找地鐵回旅館去。吃飽飽後再準備明天的行程。

Facebook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